北京装修网了解到,志强北园在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较早启动,工程共涉及24栋楼,第一批启动的是其中20栋楼的保温工程。
尴尬:坐拥千万资产,出门诸多不便
志强北园社区在北二环外小西天,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成的多产权单位老旧社区。社区现有居民2410户,常住人口5338人。社区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分10个院落,有楼房34栋,其中自管楼房5个院落、24栋楼。社区有中影公司、中国电影资料馆、西城华联公司、星火小学、明天幼稚园等驻区单位,有中石化、北京电影学院等12个产权单位的宿舍楼。
在与居民的深入交流中,市人大对大家的改造诉求逐渐明晰。居民不仅对改造增加面积充满期待,也希望一并解决小区里个别住户、单位私搭乱建,缺少文体活动场地,停车难,人员混杂等问题。一位刚摇上号的居民说,我这摇上号没高兴几天,一开上车就天天得为停车犯愁。
难点:为民办实事为何难做群众工作?
北京装修网了解到,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推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却是“群众工作难做”,政府出了政策、落实了改造资金,不要居民掏一分钱,却还得求着居民接受改造。
当时的老旧小区改造是以抗震加固、节能保温为主,最能吸引居民的是个别楼能够在抗震加固中增加面积,而且还能写在房本里,这是老百姓最盼望的。而在具体改造中,符合增加面积要求的,只占全市改造工程总体的很少比例,志强北园改造本身就不具备增加面积条件。
在这里,改造主要是增加外墙保温层和更换门窗,不仅需要住户家中留人值守,而且难免对原来各家各户不同标准质量的家庭装修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住户感到自己费了事,效果也不明显,有的借此谈条件要求补偿,有的干脆就不让改造施工队进门。
突破:听取群众意愿,拆违建加阳台
通过对志强北园和全市其他改造工程的调研,市人大发现,大量改造项目普遍面临着群众工作难做、群众改造意愿不强的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听群众意愿不够,群众获得感不强,小区面貌改观不明显。
在市人大推动下,志强北园社区抓住原先设计时一层没阳台,住户生活不便,私搭乱建现象普遍的关键矛盾,在改造中啃上了违建这块硬骨头。改造前,一层住户绝大多数都私盖了违建,少的几平方米,多的竟然有上百平方米。社区“两委一站”工作人员积极配合街道开展拆违工作,多次进行入户调查,反复布置动员,要求党员带头先拆自家违建。对不配合拆违工作的居民群众,楼门长、党员放弃休息时间,包户深入违建当事人家中做工作。部分违建当事人情绪激动,行为过激,每位工作人员都做到不急不躁、注重服务形象。
通过耐心解释和平等沟通,居民从最初的不理解、不配合,到部分居民主动先拆自家违建,保障了拆违工作顺利进行。经过多方努力,志强北园拆除了全部340处7261平方米违建。
拆违完成之后,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为具备条件的17栋楼152户一层住户统一加建了与楼上齐平的阳台,既不影响占地又解决了一层住户无阳台的问题。小区干净、敞亮了,居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下一步抗震加固、节能保温改造的群众工作就好做了。到今年上半年,社区里24栋楼按政府要求全部改造完毕,但市人大推动的改造并没有就此止步。
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离不开功能疏解
老旧小区改造同样面临着疏解功能的任务,要疏解的就是不能为居民服务的经营性功能,让小区回归居住属性。
志强北园社区“两委”下决心自绝财路,先后腾退地下室5处,疏解外来人口1000余人,保障了社区秩序,消除了安全隐患。这些地下室,有一处交还社区用于社区公益事业,一处积极协调引进第三方进驻,建设了教育培训健身基地,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包含价格优惠的室内游泳池和专业健身培训、艺术培训,其余的也将陆续用于公益事业。
从前小区沿街4栋楼有32户被居民出租用作商业经营。看到社区自觉清理了内部的地下空间,这些居民也接受了沿街开墙打洞的封堵和绿化改造,让居民楼重新恢复居住状态,消除了扰民因素,改善了社区周边环境。
共治:准物业自我管理实现“四有”
硬件建好了,软件同样不可或缺。海淀区把志强北园作为准物业管理的试点社区,给予政策指导与资金支持。今年志强北园通过了海淀区老旧小区自我服务管理立项,落实推进了小区进行卫生、治安、绿化、停车管理专项的准物业管理,实现了“安全有防范、绿化有维护、卫生有保洁、车辆有管理”的“四有”目标,推动老旧小区自我服务管理规范化,物业公司已于3月1日进驻社区进行准物业管理工作。